从鬼火少年到电摩少年,电摩乱象五宗罪
大家近期有没有发现电摩出事儿的还挺多?无证驾驶、非法改装、闯红灯逆行等乱象频发,导致交通事故率攀升,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突出问题,这让小编不禁想起来多年以前的“鬼火少年”:翘头、飙车、烧胎、炸街...
但是这些鬼火少年和如今的电摩少年比起来,还是有点小巫见大巫,因为电摩目前的使用环境更滋生来了这些问题的产生。今晚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入门门槛低。
当前电动摩托车管理存在显著漏洞,按照要求,驾驶电动摩托车是必须有驾照的,但是部分车型无需驾照即可上路,导致大量驾驶者缺乏交通规则认识和安全意识。在没有驾照约束的情况下,驾驶者对交通规则的了解和敬畏程度不足,容易出现各种违规行为。同时一些厂家为了追求利益,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摩托车,并且价格低廉,而购买也不需要凭身份证购买。
非法改装普遍。
道路安全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现在很多人觉得电动摩托车原装的动力、速度啥的不够劲、跑得慢,就想给它更换大功率电机、加装电池等提提速。
当然有些不良商家也瞅准了这个商机,举着“官方售后”的旗号,干起了违规改装的活。改装会导致车辆性能不稳定、操控性下降、速度与刹车不匹配、消防安全风险、相关法律处罚等。
跟风现象严重。
这改装带来的后果却很严重,那为什么还会有人热衷于改装呢?像“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他们为了速度快些、电池容量大点以及多跑几单,就对电动摩托车有改造需求,同样的也承担了相当大的风险,改过之后的电摩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
还有就是一些正在上学的中学生,骑着经过改装极速可达180km/h的电摩,就这速度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中,一不小心就全村吃席。有网友评论:“电摩一响,爹妈白养”。当然了,无论是什么车辆,只要一味地追求速度,那就需要中午骑车,因为早晚会出事。
违法成本低。
小编最最痛恨就是车辆逆行问题,骑电动摩托车靠右行驶本是最基本的交通常识,可总有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其中车上还带着人,把交通法规抛在脑后,这种行为,简直就是道路上的一坨“老鼠屎”。
尤其是一些人流量、车流量较大道路,遇到早晚高峰期,逆行车辆极易造成交通堵塞,就是因为非机动车违法罚款仅为5-50元,与机动车违法处罚力度差距悬殊。不管怎么说,逆行就是不对的,一旦出了事,自己和别人都得遭殃。
素质参差不齐。
因电动摩托车的经济实用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动摩托车达到4亿辆,在这样庞大用户群体中,不同驾驶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不文明出行相互影响,如:等红灯期间,其中有一辆闯了红灯,后面的驾驶员就会跟风一起闯。想想看,大家都在正常行驶,突然有个电摩赶时间闯红灯以及随意变道、占用机动车道等,很容易就发生碰撞事故,那这条路上的其它车辆就要减速并线绕过事故地点,通行效率大幅降低,由于基数庞大,一些违规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
最后,这些乱象带来的危害可不止是事故这么简单。从城市发展来看,文明交通是文明城市的重要体现,这些乱象给了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出了一道考题,如何治理是一门学问,既要加速完善关于电摩治理方法,又要杜绝一刀切现象。
社会层面来说,影响了道路交通秩序,让大家出行都提心吊胆的。而且骑着改装电摩的一旦发生事故,还会占用公共资源,像交警要处理事故、疏导车辆,医院要出动救护车与医生救治伤者。
从个人层面来说,驾驶员本身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不仅要承担改装后的安全风险,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经济损失,甚至改装后骑行受伤、失去生命都是有可能。
联系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