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微信公众号

摩旅宝金线长海子:与大阳VRF150共赴险途的壮美之旅


在摩托车旅行的世界里,从来不是排量决定体验,而是勇气丈量远方。这次我还是骑着心爱的大VRF150踏板车,载着挡泥板,沿着宝金线向长海子进发。这条线路以其原始壮丽而闻名,却也以路况复杂著称。150cc的小排量、复古踏板的设计,在出发前就引来不少质疑——"这车能行吗?"而当我们最终站在长海子湖畔,看着雪山倒映在如镜的湖面,所有的颠簸与心疼都化作了对这次旅程的无悔选择,对这台小踏板的深深敬意。

出发前的准备与忐忑

选择大阳VRF150作为这次摩旅伙伴并非偶然。(因为我只有这一辆踏板😂)这台车拥有10L的大油箱,理论续航能达到340公里左右,这在150cc级别的踏板车中实属难得,大大缓解了偏远地区加油的焦虑。出发前,我特意检查了全车状况——前后双通道ABS系统确保湿滑路面的安全,TCS牵引力控制在泥泞路段曾证明过自己的价值。虽然知道它的动力在150级别中表现不错(16.5匹马力,14.6牛米扭矩),但面对传闻中宝金线的复杂路况,心里仍不免打鼓。

装备方面,我们尽量精简:帐篷、睡袋、炊具、相机和三脚架,还有必不可少的修车工具。VRF150的平踏设计此时显示出优势——几袋必需品可以稳稳固定在前踏板上。后座绑蛋巢帐篷,挡泥板背着另一个大包,就这样,我们以最朴素的姿态踏上了征程。

一些装备

初探宝金线:从柏油到砾石的过渡

出发当天的天气下着中雨,我们有些许狼狈,沿着平坦的省道骑行,进入中岗村之后,基本全程都是盘山公路了,沿着盘山公路一直爬升,中途路上还捡了一个骑越野的队友,随着导航将我们导向长鼻海子入口,铺装路面戛然而止。眼前的碎石路像一条灰白的蛇蜿蜒伸向远山,调整坐姿,我们将速度降到了30公里/小时,关闭tcs,开始了真正的考验。

雪槽垭口

盘山公路

长海子非铺装路

底盘之痛:十多次磕碰留下的记忆

如果说碎石路只是开胃菜,那么随后出现的炮弹坑、涉水路段和陡坡才是主菜。底盘与凸起的石头来了多次亲密接触。心跳瞬间加速,伴随着心疼,所幸没有漏油或其他明显损伤。

"没事吧?"挡泥板担忧地问。我强作镇定:"踏板车嘛,难免的。"但心里已经开始滴血。事后统计,全程这样的磕碰竟有十多次,每一次都像刀子划在爱车主人心上

非铺装路

机械与意志的双重考验

在海拔4000左右,遇到大坑突然停下,再次发动,车子就有点爬不动了,必要时还让挡泥板下车帮我推了推,到达坡顶时,我们停车休息,回首望去,来路如一条细线悬挂在山间,成就感油然而生。

抵达长海子:所有艰辛的回报

当天到达长海子是晚上8点钟,到达目的地有三辆越野车早已搭好营地,热情的呼唤我们过去吃饭,边吃边夸我们,骑着小踏板就冲上来了,吃完饭我们也搭好帐篷休息了

热情的朋友请我们吃饭

晚上8点 阴天

第二天早上,天气很棒,长海子如一块镶嵌在雪山间的蓝宝石突然映入眼帘。天空放晴,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湖面上,泛起粼粼波光。我们沉默地注视着这震撼心灵的美景,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得到了补偿。

第二天早上

起来做了早饭,打卡拍照,也给我的爱车拍了几张照片,我轻抚它的座椅,心中充满感激——这台被许多人视为城市通勤工具的小踏板,用实力证明了"没有去不了的车,只有去不了的人"。

挡泥板拿出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照片里,VRF150虽不如那些专业ADV摩托车威风凛凛,但它身上每一道划痕都是故事的印记

返程与反思:小踏板的大境界

这次旅行让我对大阳VRF150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可能没有专业ADV车型的高离地间隙和长行程悬挂,但10L大油箱带来的续航能力、前后ABS+TCS的安全保障、以及出乎意料的通过性,都让它成为了小排量摩旅的一个惊喜选择。正如那篇测评所说,VRF"青出于蓝,定位精准",在复古外观下隐藏着实用主义的灵魂。

当然,不足也很明显:底盘高度确实不适合极端路况;皮带传动在持续高强度使用下显得吃力;灯光系统在夜间越野时亮度不足。但这些都无法掩盖它作为一款多功能踏板的本质优势。

结语:机械与情感的交响

摩旅的真谛从来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认识自己。这次宝金线长海子之旅,大阳VRF150用它的每一处伤痕告诉我:极限不是用来畏惧的,而是用来突破的;装备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信赖的。

当最终将满是泥泞的VRF150停回车库时,我再次检查了那些底车身的伤痕。它们不再是心痛的来源,而成为了记忆中不可磨灭的部分——正如挡泥板在旅程中最常说的一句话:"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与你同行的所有经历。"

这台小踏板带着我们看过了最美丽的景色,而它本身,也成为了这景色中最动人的部分。

您可能喜欢

摩托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