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朋友们经常会问:在很多仿赛上(公升级则更为普遍)经常能看到这根类似气泵的杆子,这是个什么装置,又有什么作用呢?
钛尺,又称”方向阻尼器“,台湾地区称之为”防甩头“。
以“Ohlins”,“Hyperpro”,“GPR”为代表。东西小归小,但却是一个极具科技含量的装置。
钛尺
作用:对人为或外力的,企图在短时间内大范围的转动方向把的行为予以阻尼,而对正常行驶中的小范围转动方向不起作用。 高速状态下防止车头摆动。高速过弯时,能衰减由于路面不平整而带给车手的的震动感,增加车辆过弯时候的稳定性。最主要作用就是增加稳定。
在【弯道圣经】影片当中有提到,骑士过于紧绷的抓住车辆龙头,反而会让机车呈现不正常或过于神经质的反应,相对的也让骑士更累,更让机车更为不稳定。
令人稍微不解的是,如果以此理论来说,我们加装防甩头的目的,岂不是反其道而行?以机械去控制机械,和紧抓龙头的道理不一样吗?只是骑士变的比较轻松,但仍把这工作交由防甩头去运作而已吧?还请台湾著名机车教练-加菲猫为我们解惑,谢谢!
加菲猫:这真是太棒的问题!!
关于防甩头我们要在这边说明,防甩头的段数与效能,并不是越紧越好!!
大部分的人因为搞不清楚防甩头如何调整,所以常常会去头去尾取中间,20段可调的防甩头,就会用10段调整!!
事实上,防甩头并不是用来帮你处理过弯遇到坑洞或压到猫眼石的甩动!!
很多人认为要预防压到坑洞的甩动,防范胜于治疗,所以一上路就要将防甩头设定成较高的阻尼,先把车锁定起来,避免遇到坑洞时产生甩动!!
这样的动作不只危险,甚至在有倾角时遇到坑洞,大大增加摔车机率!!
我们先谈谈过弯遇到坑洞时车头所产生的甩动,很多人一定有这种经验,"刚刚过弯压到东西车头甩了一下,好险没摔车!!"
接着就会有人说,"真是运气好!你要赶快装防甩头,不然下次甩的时候,搞不好就会摔车了!!"
错误的骑乘姿势手把不自觉会抓得更紧!
今天我们就要解开这个迷思,事实上,车子龙头在这种状况下所发生的甩动,是机械帮助自身回复抓地力!!
当你用较紧的阻尼或紧握手把,让机械无法自动调整晃动,前轮往往在无法自己修正的状况下,瞬间就会失去抓地力,所以防甩头并不是帮车子预防这类的晃动的!!
遇到跳动路面车身晃动,骑士唯一能做的就是:
• 1、放松上半身
• 2、固定好下半身
• 3、稳定的控制油门
其他像是用力抓车或刹车介入,都是增加摔车率的主因。
(AMA职业车手在姿势要求也非常高)
好的骑乘姿势可以帮助你遇到危机时,找对地方施力(如大腿夹更紧),所以破除了防甩头的迷思,我们要进入理清防甩头作用的主题(以在硬地弯道较多的用路状况)。防甩头的作动,主要是为了抑制车头浮举时的瞬间甩动,当后轮推力过大时所造成的前轮晃动,在一部悬吊调整得宜的车上,试验设定在初阶阻尼的防甩头,证实已可以达到抑制晃动的效果。
设定基准悬吊绝对不是凭感觉下去设定的,骑士的重量,车辆的使用方式,都有一定的调教公式,防甩头的设定取决于道路以及避震器调整,基本上,你会希望他越低越好。因为,要避免让设定过度的防甩头,掩盖了避震器设定不适宜的问题,加州超级摩托车学校(California superbike school)的车手甚至会将防甩头设定在 0,若因为车头晃动而要看似需要调整防甩头,他则会先检查避震器、胎压等,排除了车辆设定的问题,才进一步调整防甩头。
测量悬吊有一定个公式,请协同专业技师一同调整,
在山路来回跑的调整是碰运气且花较长的时间的,
没有基准很容易调好东坏了西失去了平衡。
以加州超级摩托车学校的教学观念:防甩头是为了防止全油门时突发性的车头甩动,设定过后的状态,必须保持前轮在这样的状态下能够产生抓地力。就像是我们都看过很厉害的车手,在出弯补油时,前轮几乎是侧滑,且可能还是车头浮起的状态,想像一下,如果因为防甩头过度设定,导致前轮无法来得及快速回正,车子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
根据我在加州超级摩托车学校所学到的,当龙头的摆动被抑制时,能量不变定律会让这摆动放大到车身,导致车身更加不稳定,所以当你发现你的龙头特别容易甩动,车身会晃动,请先检查你的避震器设定是否合宜,关于设定避震器的部分,请洽询您的专用技师,专业的技师将可以為您量身调整所需要的设定。
(加州流行的GPR防甩头)
在加州超级摩托车学校时,我也曾与教练们讨论关于防甩头的设定,他们最常用的GPR防甩头,有20段可调设定,一般车辆设定正常的状态下,防甩头不会超过三段,甚至保持在1.5的设定,让防甩头对车身的不必要影响减至最低;若阻力设定超过第三段,仍无法改善车身因增加油门所造成的龙头晃动,就不是防甩头的问题了,如果再继续增加防甩头的阻力,看似解决了问题,但也增加了转向阻力。简单来说,你的车身会变得更不灵活,以赛车而言,放弃了车身灵活也等于放弃了比赛致胜的机会!以安全驾驶来说,放弃了车身灵活,也等于放弃了安全了!
请输入标题 bcdef
那为何防甩头需要有20段的设计?
如果照这样的说法根本不需要有20段防甩头的出现了!!
所以什么时候会需要20段的阻尼呢?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1
直线加速赛
2
环型赛道赛
这类的赛事才需要有把龙头锁紧功能的防甩头因为转向在这些赛事是不需要的!!
以 2008年后Kawasaki 的仿赛原厂配备全都配有Öhlins防甩头,所有的人都戏称这是无用的防甩头,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原厂的忍者,主要是为了硬地赛事而设计的,原厂配的防甩头已经可以应付所有的硬地赛事,原厂如果附给车主全段可调的防甩头,而车主又不知道防甩头的意义,任意调整段数甚至到最强阻尼,那后果可会是难以想像的坏,所以原厂配备以初段阻尼设计的防甩头是有他的意义的,以为原厂不懂车的人,其实原厂的工程师才是最了解防甩头的专家!
被人误解的原厂OHLINS防甩头
机械防甩头如果配备为标配,在车主错误设定下,任何车的负评价都会大大的增加,所以原厂开始开发电子式防甩头,就是避免车主设定错误,一切的阻尼就交给电脑控制吧!!
2013年川崎 ZX-10R增加了电子调节Öhlins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