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阳摩托,现在真的算不上一线大厂,前几年都是不温不火的,感觉一直在吃老本,并没有推出什么特别有吸引力的车型,但是进入2025年,大阳变了!新车不断,并重点推动混动系统落地,这不禁让骑友们好奇,大阳怎么了?下边咱们一起聊聊,大阳背后的故事!
2024年7月,大阳母公司洛阳北企完成股权调整,中方持股从45%增至75%,泰国正大集团退居次要股东,国资掌握绝对话语权。这一变动打破了过去合资模式下决策冗长的桎梏,加速了技术研发和产品布局的本土化进程。
整合后的洛阳北企将旗下洛嘉、海兰德品牌并入大阳体系,实现研发、供应链、渠道的全面协同,为2025年四款水冷踏板“四连发”奠定产能基础。 说来说去,大阳自己有话语权了,可以放手大干了!

大阳的爆发绝非偶然:
1. Vi-Core混动技术沉淀:自2020年推出首款混动踏板V锐150T以来,大阳持续迭代至Vi-Core4.0,混动助力时间从10秒延长至全速段实时介入,电瓶稳定性通过2万公里严苛测试,成本却下降30%。
2. 动力平台模块化:150cc水冷四气门发动机(12.1kW/14.6N·m)成为全系标配,通过共用缸体、电喷系统等核心部件,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实现“高配低价”。
3. 安全配置下放:双通道ABS+TCS从高端车型向万元级市场普及,直接对标本田PCX160,但价格低40%。

接着咱们再聊聊大阳最近推出的几款新车,大阳2025年的四款新车(V锐150T、ADV150、VRC150、VRF150)覆盖四大细分场景:
通勤刚需:VRF150以11990元起售价,标配TFT仪表+可调减震,击穿同价位合资车型“低配高价”壁垒。
跨界玩乐:ADV150搭载可调风挡+轻量化车架,填补国产150cc跨界踏板空白,直接叫板本田ADV150。
复古潮流:VRC150通过“圆灯水滴油箱+气囊减震”组合,吸引年轻用户,改装率超68%。
混动刚需:芯动版全系加价1000元即获混动系统,实测油耗低至2.2L/100km,以“技术溢价”替代“品牌溢价”。

大阳变了!它是不变不行呀!
1. 合资品牌承压:本田PCX160(2万元级)对比大阳VRX150(1.2万元级),混动技术、安全配置近乎持平,但价差达47%。
2. 国产竞品内卷:豪爵AFR125、钱江鸿125等车型仍以“前碟后鼓+单通道ABS”为主,大阳通过全系双通道ABS+TCS形成代际差。
3. 出口战略支撑:依托中国兵装集团资源,大阳加速布局“一带一路”市场,海外销量占比提升至35%,反哺国内研发投入。


大阳通过三大策略重构品牌形象:
1. 场景化营销:举办百余场巡回试驾会,突出混动起步、非铺装路面通过性等体验差异。
2. 改装生态绑定:预留12处标准化接口,联合第三方推出联名头盔、皮质边包等衍生品,用户改装率超行业均值两倍。
3. Z世代沟通:启用短视频平台,以“混动加速实测”“油耗挑战赛”等内容强化技术标签。


总结,大阳的爆发印证了其“长期主义”造车理念,拒绝“一年推十车”的浮躁策略,五年打磨混动技术,终成万元级市场“六边形战士”。 以股权改革释放效率,以模块化技术降低成本,用产品力而非广告轰炸抢占市场。 2025年或许是大阳从“国产二线”向“技术引领者”蜕变的转折年,而其核心启示在于在摩托车行业,真正的“卷”从来不是价格,而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与技术普惠的决心。大阳摩托通过混动技术,品质提升,真有可能成为摩托车界的“比亚迪”,不知道我的文章大阳官方能不能看到,给大阳提个建议,学习比亚迪当年的决策,停掉纯燃油摩托,全部开发成混动摩托,或许真的能一枝独秀,以后的摩托车市场说起混动摩托,首先想到的就是大阳,兄弟们,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