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价26万元的杜卡迪大魔鬼,打骨折才能清库存…

这算是近期摩托车市场的一个极端例子,然而不仅是大排量高端车型,中小排量一样开始内卷。哪怕只有几千元的降幅,相对于车价的比例都不少了。

为什么价格战来得这么突然?作为一个玩车十余年的老车友,粗浅分析下原因:

一、最大的动因——年轻群体认知改变。
前几年摩托车爆火的局面,实际上是80后、90后推起来的,成长于精神和物质条件都并不完全富裕的世纪之交,这一代人对于童年、少年时通过为数不多的影视剧、动漫等憧憬的摩托车是有强烈的欲望的,成年后自然会购买摩托车作为座驾,跨坐在摩托车的感觉很“酷”,是这一代男男女女们心里的普遍认知,哪怕自己没有驾照或者觉得摩托车很危险,依然会在心底里有所向往。

而00后的一代,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都极大丰富,从小看惯了车水马龙,再漂亮的大摩托在很多人眼中也就是普通工具,影视剧和动漫更是不胜枚举,全社会很难认同同一个形象,当然也要吐槽下现在影视作品的粗制滥造。

二、外因——经济滑坡,就业严峻
犹记得2019年,一位刚参加工作的萌新摩友一开始想买一台入门车,结果几轮看车过后贷款上了哈雷突破者。超前消费不是不对,但是可见当时这位摩友对自己、对未来经济还是充满信心的。三年期的贷款,大部分工资就供这么一台摩托…

落地30多个的哈雷戴维森breakout
现如今,网传适龄青年就业率屡创新低,一些专家放出一周工作一小时就不算失业的雷人言论,可见青年人哪怕是喜欢摩托车,也没有勇气和资格去贷款入手了。
而已经入坑的车友,更是有不少将车挂到二手平台赶紧回血,结果本来就没有需求的市场,供应却空前旺盛。价格自然就一泻千里了。

三、本因——高利润率的行业回归常态,价值与价格更加符合。
举个例子,日本落地14万的BMW S1000RR在中国卖到30万…当时掏钱时不可能不郁闷。另一个正面例子就是川崎的ninja400爆火,车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做到了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基本同价。

国产品牌迎头赶上,进口品牌扎堆入华,加上已经在日益萎缩的潜在消费群体…这个行业必须回归理性,炒作、加价的怪象将越来越少,降价促销,打折清库存将成为未来中国摩托车市场的常态。
分析完原因,再看看应对之策:
1. 如果你是还未买车的准车友,直接买新车吧。质保是一方面,避免买到事故车很重要,现在的新车价格已经没有什么水分了;
2. 如果已经入坑,那就不要轻易变卖爱车。当前车贩子利用车友的恐慌心理各种压价。君不见,为了压价收车,车贩子可以串通好一起低价发布同款车型,然后跟卖家说:呐,你看现在行情就这样…
既然如此,敝帚自珍,除非吃不上饭了,否则何苦要抛弃当年千挑万选带给你无数欢乐的老伙计呢。
3. 如果你是车贩子,呃,我知道你们收车卖车有利可图,但鉴于上面的种种情况,建议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