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微信公众号

精致Cafe Racer复古风本田CB750 Custom,四出排气深度定制


2025年JOINTS Custom Bike Show于日本名古屋Port Messe圆满落幕,作为年度最具代表性的定制车展,其机车展示数量与参展水准延续一贯的高标准,尤其在V-Twin与Harley-Davidson改装领域再次呈现强烈吸引力。



然而在长排Chopper与Baggers之间,一台基于1981年本田CB750 Custom平台打造的Cafe Racer风格街车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这辆机车作品由广岛县廿日市的A Beard工坊打造,项目主理人为具有四十余年资历的著名匠人Fumihiko Ueda。


A Beard工坊门前设有三扇褪色的蓝色卷帘门,几乎隐藏在城市流通区的日常中。



但在日本本土改装圈内,这里被视作机车改装技术的“高等工艺学校”,众多已独立成名的改装师最初均曾在此受训。即便年过六十,Ueda-san仍持续主导大型项目制作,并在2024年中期开始构思用于JOINTS与Mooneyes两项主要展会的参展作品。


与他早年打造的多辆Harley-Davidson相比,Ueda更倾向于本田平台的结构与机械感受。当这辆CB750 Custom进入工坊后,他即确认其为本次计划的基础平台。



该车型为本田在上世纪80年代针对北美市场打造的“Exclusive Custom”车型,以巡航取向为设计核心,采用前19后16英寸轮组配置,结合较长的车架与斜躺式转向角,形成偏向美式巡航车的操控性格。


尽管市场表现良好,但车体结构对Cafe Racer取向而言颇具挑战,尤其是在几何设定与视觉重心转移方面。


Ueda-san表示,该车最初是为未来赠与其子的一辆“成年礼”,因而决定将其转化为更具攻击性与动态性的街道定制车。车辆保留原始的Comstar结构,为达到视觉平衡,后轮装配加高胎壁的复古轮胎以尽可能接近前后直径一致。



前悬挂系统保留原车1981年标志性的空气辅助前叉,并完成内部密封件与支柱修复。


该年款车型采用偏置式叉肩与前导轴结构,原设计旨在降低摩擦阻力,保留至今也成为该车年式识别的关键特征。转向组件换装低位夹式手把,装配于下三角台以下,营造激进骑乘姿态。


后悬结构重点更新摇臂轴承、链轮调整结构与轮毂内部组件,避震器更换为短行程黑色涂装款,并经重新定位以匹配Cafe车尾视觉高度。



燃油箱方面未使用原厂件,而从内部选出Kawasaki ZRX400油箱作为基础,经过切割、扩型与重新焊接,完成两侧膝凹强化与后倾倾角调校。侧盖为一体式定制件,缩入车架内部,以强化发动机尺寸比例感。


尾壳结构则采用80年代平直线条设计语言,除覆盖电气系统外亦留有小型储物格结构,完成度极高。



前整流罩结构使用GOODS提供标准部件,但经二次裁切并通过手工制作支架固定至前叉,安置位置精准,匹配整车姿态。整车涂装采用黑蓝配色,辅以金属白描边处理分区。


所有原厂本田标志被替换为定制图形,“60th”标识印于侧盖以纪念车主近期60岁生日。座垫为黑色定制皮革件,经CNC切割底板与手工缝线完成,兼具视觉密度与乘坐支撑。



发动机为原车CB750空冷直列四缸SOHC单凸轮轴结构,首先完成全机修复处理,包含缸体清理、曲轴检查、气门调整、机油泵及主轴间隙修正等。配套进气部分更换为四联装Keihin FCR 37mm直喷式化油器,气门响应更为直接、扭矩释放更线性,显著优于原厂CV结构。


排气系统由A Beard自行制造,采用一体式四出排气总成,外侧两管上扬以优化侧倾角,该布局为工坊近年定制作品的标准样式之一。



仪表总成为定制模块,包含速度、转速与基本行车状态指示,并配合完整灯具系统使车辆符合公路法规定。头灯为圆形LED结构,转向灯由MotoGadget与Brown Industries提供,后转向灯巧妙集成于后悬支架内部,电路布置均走隐藏式通道,整体集成度极高。


本车不依托大排量、不追求极限马力、不诉求运动极值,而是在保有原厂结构逻辑前提下,通过系统性的几何修正、结构微调与视觉组合,完成一次高度一致的文化表达。



它是Cafe Racer的形式回应,更是车主四十年工艺生涯的实践演绎。在V-Twin主导的展场中,这台本田CB750 Custom的存在不只是风格的对照,更代表一种完整的改装文化理解。

您可能喜欢

酷乐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