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摩托车领域也不例外。现在的摩托车,软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像ABS防抱死系统、IMU惯性测量单元、燃油喷射控制,甚至蓝牙连接这些功能,都得靠软件来驱动。这时候,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来了:如何防止摩托车被黑客攻击?大家就光想着骑摩托车了,这点没想过吧?那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人担心,未来的标准会不会强制要求摩托车装杀毒软件,还得按月付费,不然就可能面临车辆失控的风险。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毕竟随着摩托车越来越“智能化”,其本质上已经越来越像一台带两个轮子的电脑,而电脑就有被黑客入侵的风险。
其实,摩托车朝着“软件定义车辆”(SDV)发展是大趋势。早从欧5标准实施开始,摩托车就被强制要求配备车载诊断系统(OBD),这就是数字化的一个明显体现。全球范围内,网络安全的投入逐年增加,据说去年全球在这方面花了20万亿美元,可见其重要性。
在日本,国土交通省已经把摩托车纳入了需要通过网络安全认证的设备名单。这很可能像之前的排放认证一样,导致摩托车价格上涨,一些老款车型或者技术跟不上的车型,可能因为达不到标准而被淘汰,就像当初有些摩托车过不了排放标准一样,慢慢退出市场。
欧盟在制定标准方面向来积极,针对汽车网络安全的UN R155法规,未来也会逐步适用于摩托车。相关品牌已经接到通知,在摩托车的设计、生产,乃至整个使用周期中,都必须融入足够的网络安全措施。

现在的摩托车连接功能越来越强,蓝牙、WiFi这些都是标配,甚至很多车型已经支持通过WiFi自动更新软件(也就是SOTA技术)。这些连接虽然方便了用户,却也增加了被网络攻击的风险。想想看,如果ABS突然因为黑客攻击失灵,骑行时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而如果是汽车(尤其是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被入侵,后果可能更严重。
所以说,网络安全对摩托车来说绝不是小事,只会越来越重要。为了让未来的本田、无极等品牌摩托车更安全,不被黑客攻击,厂家肯定要在网络安全上加大投入。这可能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摩托车售价会有所提高,二是部分技术跟不上的车型可能会因为达不到安全标准而停售。

相对来说,摩托车数字化是必然,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需要整个行业重视。制定相关标准、加强技术研发,虽然可能短期内增加成本,但从长远看,能保障骑行安全,还是很有必要的。